如果蚊子、蒼蠅這些蟲子
飛到了身上
我們的第一反應
就是拍死它!
但有一種蟲子
千萬不能拍打!
它就是隱翅蟲
![]()
近日,家住花石鎮的蔡先生就有因隨手捏死一只蟲子,導致身體多處皮膚潰爛,經過20多天的治療才治愈的經歷。
蔡先生,今年54歲,在工作時,隨手捏死了落在皮膚上的一只小蟲子,并未多加在意。誰知第二天就發現自己面部、胸腹部、四肢、大腿內側等處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皮膚紅腫、破損,經自行購藥涂抹治療一個星期后,蔡先生發現皮膚破潰越來越嚴重,且疼痛難忍,10月1日上午,蔡先生來到了湘潭縣人民醫院就診。
![]()
患者主訴外陰部燒灼樣疼痛,下床活動困難,查體發現患者外陰部大面積皮膚破潰,且皮下有膿瘡、滲液,診斷為過敏性皮炎(隱翅蟲皮炎),入住中醫科進行治療。
入科后,中醫科醫務人員為患者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采取中西結合的方式予以傷口換藥、抗感染、抗過敏等治療,并及時根據患者病情和檢查結果調整治療方案和用藥,經過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患者入院后的第3日疼痛感覺明顯消失,皮膚破損好轉,入院后的第6日破潰處愈后良好,10月11日,患者痊愈并辦理了出院,辦理出院手續時,蔡先生在留言本上留下了他感謝的話語......
![]()
提起自己的經歷,蔡先生很是疑惑,那只像螞蟻一樣的蟲子又沒咬他,為什么自己變成這樣?
醫生解釋道,其實那只所謂的“螞蟻”是隱翅蟲, 其體液腐蝕性很強,將其捏死后如果不及時洗手,手再接觸到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體液就會在面、頸、四肢和軀干等暴露皮損部位造成疼痛灼癢、片狀水腫性紅斑或小膿皰、糜爛。嚴重的還會出現皮膚壞死、發熱、頭痛、頭暈、惡心、淋巴結腫大等不適癥狀。經過治療1-2周后,皮膚損害處干燥脫痂愈合,還可能會遺留色素沉著或淺瘢痕。
醫生提醒,戶外如果遇到隱翅蟲,不要去拍打,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吹走它。如果不幸沾到了隱翅蟲毒液可以用牙膏、蘇打水、肥皂水等進行皮膚的處理,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凈,如有水皰要及時去醫院處理。
隱翅蟲到底是什么蟲?
隱翅蟲,俗稱“飛螞蟻”,隱翅蟲早已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日益被大家熟識,但是我們還是不得不再次科普,讓大家重視這種不太扎眼的小蟲兒。隱翅蟲,身長約0.6~0.8厘米,細長、體小,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發達的后翅隱藏于鞘翅下面,起飛時能迅速展開;主要生活于雜草叢中、朽木、樹皮下,以食腐敗蟲體、糞便、花粉和腐果為生;看上去就像螞蟻長了翅膀,是一種帶有強酸性毒液、黃黑相間的小蟲子。靜止時,雖尾部來回扭動,因翅膀可以隱藏起來看不見而得名。隱翅蟲一般白天藏在陰暗處,夜間才出來活動,有趨光性,多在夜間向有燈光的地方飛。
![]() 隱翅蟲感染途徑
隱翅蟲皮炎是由于皮膚接觸隱翅蟲毒液后在皮膚接觸部位發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癥反應,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隱翅蟲感染人體皮膚的途征有三:
一是直接把蟲體揉碎在皮膚上所致稱為直接感染;
二是蟲體的碎片污染了手指再由手指去摸其他部位導致感染稱為間接感染;
三是蟲子隱藏在衣服,洗臉巾中,使用時把蟲體搓爛使毒液玷污在上面接觸皮膚后導致感染。
不管哪種形式的感染途徑都有一個搓揉的動作,這個動作是促成皮炎形狀多樣,受損面積大小不一樣的根本原因、直接接觸蟲體體液是引起隱翅蟲皮炎的主要途徑。
隱翅蟲感染的臨床表現
本病好發于夏秋季,雨后悶熱天氣多見,臨床多以急性發病為常見,一般在接觸后數小時內即可發病,皮損慣發于接觸致病物質的部位,但遇敏感性增高的病人,也可以涉及到遠離接觸物的其他部位,好發于面,頸,四肢和軀干等暴露部位。
![]()
本病皮損狀態和范圍主要取決于隱翅蟲接觸方式和時間以及機體之耐受性或敏感性,輕癥患者可出現紅斑、丘疹;病情重者,可呈現中、大、小水皰、糜爛、甚至潰瘍壞死。
病程變化:燒灼感﹣灼痛﹣皮膚發紅﹣漸至紫紅色﹣出現大小不等的白色泡﹣擴展成片或條狀膿泡﹣泡破.結痂﹣愈后受損部位皮膚留下難以消退的褐色斑痕。
發現身上有隱翅蟲怎么辦?
1.發現隱翅蟲停留在皮膚上,千萬不要在皮膚上將蟲子打死或壓碎,應輕輕吹氣將其吹走,然后用清水或堿性肥皂水洗凈接觸過隱翅蟲的皮膚。
2.若不小心接觸了隱翅蟲的毒液,切勿用接觸到毒液的地方觸碰身體的其它部位,應用清水或堿性的肥皂水清洗患處。
3.如果發現身上出現隱翅蟲皮炎,應及早就醫,切不可自行亂涂藥膏,或用手去抓撓患處,以防繼發感染。
來源:湖南民生在線
責編:顏 樂
一審:顏 樂
二審:張子龍
三審:吳明德
|